
1983年盛夏,距离淮海战役赶走也曾整整三十四年。阳光透过北京西郊一处老式四合院的槐树间隙洒进来,坐在竹椅上的黄维抬手遮了遮眼。政协机关杂志社的记者刚摆好灌音机,他便自顾自地把葵扇合在膝头,形势独相当专注。采访从一段再平日不外的寒暄起步,可当话题挨近“双堆集”三个字时,老东谈主猝然挺直了脊背。那刹那间,仿佛又回到1948年冬天的灰雾与炮火里。
回到1948年11月6日,徐州前哨蒋介石手里的牌面并不算差。“中央军第十二兵团”,这是军令电文里最体面的称号,亦是蒋介石手头最皆整、教师最精、装备最优的野战单元之一。十二兵团辖四个军,总军力近十二万东谈主,好意思式装备配套到连,能源牵引的105榴弹炮与M3半履带车一应俱全。蒋介石将它交到黄维手里,只下了一句号令:“北援,解围黄百韬。”
兵团主力在皖北公路昼夜兼程。11月13日中午,他们抵达固镇以南,先锋与华东野战军探员部队接火。黄维凭申饬阴毒地觉察到花样不妙:兵团向北越近,敌军出现得越多,正面、侧翼、甚而后路都显现密集的红旗象征。一个月前黄百韬即是被这么层层包围。黄维停在引导车里,摊开舆图,手指在蚌埠、凤阳之间来去划动。几分钟后,他根除既定北进计划,下令全兵团转向南撤。
这一行折,被刘伯承准确捕捉。中境界战军紧贴尾追,三天之内调集四个纵队,配以大都民兵筑堤断路,一丝点把十二兵团逼向双堆集狭长地带。11月23日晚,黄维从无线电里得知外围交通线全部被割断,才意志到我正大在重蹈黄百韬的覆辙。可惜此刻再想解围,已失机机。
双堆集位处宿县东北,每条东西走向的田埂都像自然反斜面。黄维组织四个军依列呈长蛇状设防,一号、二号坦克群顶在前,105榴弹炮与75山炮分层树立。兵团副司令胡琏则在铁路、村落节点修筑暗堡,疏通火力,筑成令东谈主头皮发紧的交叉射界。自后俘虏笔录炫耀,仅大王庄周围,重机枪就布置了二百八十六挺,堑壕纵横数十公里。刘伯承看完前哨画报,对顾问处轻声说了一句:“这块骨头不好啃,但必须啃下来。”
12月6日凌晨,寒潮席卷淮海,大地结霜,枪械润滑脂极易凝固。中境界战军仍按计划发起总攻。第一梯队七个团向大王庄突击,火箭筒、爆破筒一并上。局促又干脆的爆破令密集暗堡金刚努目,却莫得坐窝夺命。撑到夜半时辰,大王庄外围防地被撕开三条豁口。可在随后的反扑里,黄维从筹商队抽调两个团硬是打回了泰半阵脚。仅这一次拉锯,我军付出了千余东谈主伤一火。
中境界战军立地向华东野战军遑急求助。陈毅、粟裕火速抽调第七纵队南下。赶到战场的那夜,部队官兵沿着灌木林跋涉,一齐能看见被炮焰映红的夜空。后勤分队推出的那一车车“粢饭团”险些没来得及分发便被扫射打散。双堆集外围的每一条沟渠、每一个土岗都可能成为瞬时存一火关隘。
12月9昼夜,战斗烈度陡升。刘伯承下令:“以夺取大王庄为符号,务求破口。”21时,华野七纵迫临两个师再次冲击。片晌间,数十支号筒从雾气中同期嘶鸣,火药包架在暗堡射孔平直引爆。一个小时后,大王庄大部落入解放军之手。黄维不高兴,让炮兵连夜对丢失阵脚实行遮掩射击。仅四十分钟,落弹近五千发,夜色与火光轮流,大地翻成焦壳。守阵的五十九团被削去半数军力,通讯一度中断。直到第二天拂晓,救兵抵达,防地才稳住。
尔后两昼夜,两边围绕双堆集北侧、西侧阵脚反复争夺。有道理的是,从敌我两边引导记载对照开看,很多班、排级冲锋完全是“碰面战”——哪怕黄维引导井然,他的部队仍无法阻深沉放军像水一样浸透到瞩目间隙。12月12日晚,大部队终于把十二兵团压缩在十七平方公里狭域内。野战军炮兵团把重炮前推,218门火炮并排,六小时内投射弹药接近两万发。炮声移时统一指北针的刻度,空气像被污蔑的铁片切割。
到15日凌晨,黄维已无成建制之师可用。他与胡琏征询解围,仅得一百余辆车辆、两座小口径自走炮随行。4时30分,他们借夜色向南打出缺口。刘伯承先期布置的阻击群以排炮阻滞,胡琏冲在前部,硬生生以一辆坦克吩咐炮口,通舛讹中控的铁路枕木区爬出包围圈。黄维奴婢第二梯队,却在薄雾中被解放军小分队禁锢。一霎枪战后,黄维跳下引导车,换乘骑马,仍未走出两公里,便被截获。那天他的罗盘、千里镜、配枪都被缉获,与其他师部东谈主员所有押往中野前指。
战后盘货,十二兵团俘虏、毙伤共计十一万四千余东谈主,完好被服、枪械、车炮堆成小丘。双堆集从此被淮海平原上无数农民的口述追想镶进“中国改革最惨烈战地”之一。解放军伤一火相同惨重,有的连队插足战场时排头照旧六十余东谈主,退出时只剩不到二十东谈主。
在日后的好事林惩场所里,黄维对包围、解围、反解围的细节反复推演。一次谈及大王庄失守,他忍无可忍,“若是我再多两天粮弹,赢输难说!”惩处东谈主员温声劝解,他仍面红耳热,久久陆续。行为敌手,陈赓却予以十分高的评价。1950年春,陈赓到北平第一陆军病院拜访伤病员,随口说:“黄维那股子狠劲,若是投到东谈主民部队,完全是头号师长。”在场看管于今铭刻陈赓眉梢跃动的佩服。
需要指出的另一紧要变量,是谍报战。淮海战役前后,遮挡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下党员郭汝瑰与杨永泰(假名)通过多条清楚,把敌军军力部署、作战企图送到解放军前哨。毛泽东曾致电刘伯承:“敌军步履,我先知三日。”在对战十二兵团时,前指恰是依据郭汝瑰提供的“蚌埠—固镇—凤阳天真阶梯”,提前部署结巴点,导致黄维刚掉头即陷重围。莫得这份超前谍报,淮海战场的走例必定愈加鬈曲。
黄维被俘后,送往好事林劳教所。彼时他身罹多种结核,瘦弱、咳血,医嘱需耐久注射链霉素。惩场所内建筑相当病房,派军医轮班照顾。需要注射时,看管小声请示:“黄师长,别动。”他偶尔冷笑:“俘虏也配师长?”关联词四年后,症状得以范围,甚而能在院内慢跑。尔后的改造糊口平平无奇,五八年庐山会议时期,部分在押将领获释,黄维榜上无名。他当夜把海绵垫折成拳头大小,连接作念俯卧撑。一个警卫员偷偷说:“黄委员,您肉体还撑得住吗?”他昂首,嗓音暗哑却明晰:“唯唯一料到双堆集,我这把老骨头还有力!”
1975年齿末,国务院特赦号令顺利,黄维终得目田。走出惩场所大门,他望着灰蓝色太空,足足站了半小时。尔后在亲一又资助下,他搬进北京相助湖一间小公寓,靠翻译好意思国《荟萃炮兵政策》与《野战瞩目联想》领取稿酬。在政协常委会排座席,他长期把我方放在靠后位置,却心爱与军事史推断者深夜空谈。谈火炮射角、谈坦克分波无线电,甚而谈“若是戴安澜不松手,抗战场所会不会改变”。
一次听众提到淮海战役“是由于国民党中央方案迢遥”,黄维立即改造:“黄维兵团败不是‘迢遥’二字能笼统。若论序列完好、装备优良、军令严明,十二兵团在国军中属顶尖。”说到这里,他猛地一拍桌面,“各退二十里,再打一次,我无意会输!”这一句话,被媒体放在页眉,像在灰白报纸上溅出一滴浓墨。
值得看重的是,黄维表情最高亢的经常不是个东谈主气运,而是对往日松手部属的缅怀。他不时拿起罗店抗战。一九三七年八月,黄维率六十七师在罗店吩咐日军七昼夜,松手官兵六千余名。那段阅历令他毕生清高,也在很猛进度上塑造了他轻薄、刚毅的引导作风。大概正因如斯,双堆集那场失利更令他难以宽心。
对于自后者而言,淮海战役中的黄维是一幅双面画像:一面是冷硬与桀骜,一面是倔强的办事军东谈主精神。他曾给台湾老辖下写信:“倘若海峡终归一统,吾必渡海共饮一杯。”信纸泛黄,笔迹仍显凌厉。尽管岁月峥嵘早成过眼云烟,这位少时毕业于黄埔四期、在滬郊鏖战出名的老军东谈主,一直默念着战场与荣誉。
1983年的那次采访,记者收起灌音机前,试探着相通往日阿谁问题:“您确凿深信,各退二十里还能取胜?”黄维抿唇,半晌后柔声答:“战不错再打,命却不可重来。我的兵,再也回不去了。”院里槐影微晃,他的手背青筋浮现,葵扇不自愿地合又张,张又合。对面年青记者以为空气似乎千里了几分,远方偶有蝉声,却隔着半个世纪的硝烟与血色。
余波里的千里想
1984年至1990年,黄维接踵被邀请参加几场大陆军事学术筹划会。他经常身着深色中山装,带着一副老式玳瑁眼镜,放言直语不输昔日兵谏。
一次筹划“淮海战役后期天真战”时,他在黑板上画出往日胡琏解围清楚,指出解放军使用曲射武器阻滞“米字形交通网”是告捷之所在,又训斥国军炮兵在配合技能上有“致命邋遢”。与会者有东谈主敬爱,若十二兵团改向泗县强行西突,是否更有胜算?黄维摇头:“西突更远,补给更难,且在预制阵脚前,快不外敌手的移动炮兵。”
磋议会茶歇时期,后生军史推断者递给他几张航拍像片——新近解密的双堆集老战场影像。河谈已改,暗堡、壕沟消亡无踪,只剩阑珊地形轮廓。黄维接过像片,宗旨闪动片晌,立地放回茶几,疾苦良久。
晚饭桌上,他少量提个东谈主遭际,却主动谈到好事林的四年医疗。旁东谈主以为他会吐槽囚禁之苦,没料到他厚爱而坦然地回忆:“当时若无实时输液,右肺怕是保不住。”言毕,他咳嗽一声,将酒盅轻轻覆于桌面。没东谈主再启齿,筷子碰盘的轻响像在请示通盘东谈主:战斗带来的挫伤远不啻于战场本人。
1992年春,黄维在北京病院病房病危。病床上最常摆放的,并非光泽的旧战功章,而是一册边角磨损的《政策学课本》。看管替他翻页,他忽然指着书页空缺,柔声嘱咐:“帮我记一句:战斗,终究要由东谈主来承担。”话音轻捷,看管不笃定是否听清,但照旧拿笔写下,并画了一个小小方框。
那一年,多家出书社缱绻出书《十二兵团死灭亲历记》。编者函至病房,征求他是否高亢写序。他摆手笑了笑,只说:“写不动了。”终末书稿封面用的是他二十年代黄埔军校的学员照,一个年青军官微抬下巴,宗旨倔强。很多东谈主咋舌岁月的跨度,却忽略像片背后折射出的历史分量。
1993年11月3日早晨,黄维因心肺沉重耗费,享年八十七岁。今日,政协机关刊物为他发了一条简讯,莫得过多考语。很多了解淮海战役细节的老兵肃静买来早报,轻轻折角。在他们的追想里,炮火与冰霜早已散尽,但那句“各退二十里,再打一次”依旧带着余温,请示众东谈主:战斗的赢输虽已尘埃落定开yun体育网,对于灵魂与合手念的较量,却从未信得过停歇。
